劉航翻閱父親的記賬本
“工資50.8元,1-9月房租1.4元,漏瓢0.6元,黃瓜0.1元……當月超支26.47元。”這是江油94歲的劉自強老人記錄的,1976年9月一家人的收支情況。
從1976年開始,劉自強老人開始堅持記賬,每個月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全都記錄在冊。賬本上密密麻麻的數(shù)字,不僅記錄下一個家庭柴米油鹽的日常開銷,也見證了40多年來的時代發(fā)展與變遷。
翻開老人的老賬本,每月的收入、支出每一項都清清楚楚。“我爸爸是個特別細心的人,他去買根蔥也要記賬,一記就是幾十年……”說起父親,今年62歲的劉航臉上笑意流露,言語間更多的是對父親一生節(jié)儉持家的敬重與欽佩。
劉航回憶,自記事起,她的父親在北川醫(yī)藥公司當會計,母親沒有工作,帶著她和兩個哥哥生活在當時的江油縣城,一家五口的生計全依靠父親的微薄收入。“小時候很窮,就算是過年,爸爸也從來沒有給我發(fā)過一毛壓歲錢。”說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往事,作為小女兒的劉航,對父親的“摳門”頗有“微詞”。
改革開放后,劉航三兄妹相繼工作、成家,加上劉自強老人所在單位效益越來越好,1987年1月,記賬本上首次出現(xiàn)了結(jié)余記錄:22.62元。當月記賬本顯示,除了工資、承包獎,算上差旅費、獎金等補助,當月收入341.55元。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每個月不僅吃肉的次數(shù)增多了,家里還添置了新家具。”劉航記得很清楚,“沙發(fā)雖是用木頭打的骨架、粗布繃的面子,但畢竟是三人座的沙發(fā),當時擺在屋里還是很洋氣!”
記者在賬本上看到,在上世紀90年代的賬目里,相繼出現(xiàn)了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大件電器開支。
盡管一家人收入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順,但劉自強老人記賬的習慣卻并沒有變。劉航曾勸父親、母親,“現(xiàn)在不用像以前那樣節(jié)約了,平時可以過得好一點。”然而,習慣節(jié)儉的父親一直告誡她:“吃不窮穿不窮,沒有計劃才會窮。雖說現(xiàn)在不愁吃不愁穿,過日子也不能大手大腳。”
劉自強老人的賬本記錄顯示,1996年9月,退休工資497元,除去日常生活開銷外,第一次有了“買電視報0.4元、集郵報1元”等文化生活類支出。
“父親很愛讀書看報,只是因為年輕時拖著一家五口,他舍不得花錢買書報,直到退休后,他才愿意為自己花點錢。”聊起生活中的這些點滴小事,劉航感慨地說,“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當自己成為母親后,操持著一家大小各種家務,她也終于理解了父親為什么要記賬。
翻閱著老賬本,一筆較大的支出引起了劉航的注意:“2012年2月,發(fā)壓歲錢400元。”劉航感慨:“其實爸爸并不‘摳門’,這一筆筆收入與支出,記下的都是他對家人滿滿的愛。”
如今,劉自強老人一家的生活日新月異,他的“老賬本”也添了新的記賬人。劉航的丈夫王烈勛也養(yǎng)成了記賬的好習慣,隨著他一筆筆記錄下自家生活的大支出,也記錄下了一個小家庭的幸福生活。
這不僅是一筆筆充滿煙火氣的家庭生活寫真,更是一段段鮮活的歷史印記。
從一個月超支26.47元,到首次結(jié)余22.62元,再到上百元、上千元的結(jié)余記錄……在劉自強老人的賬本里,既讓人憶起過去的辛勞,也感恩當下的幸福,更憧憬未來的美好。(記者 李春梅/文 王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