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本是旅游旺季,卻有景區(qū)態(tài)度鮮明地對個別游客說“不”。9月30日到10月6日,四川稻城亞丁景區(qū)連續(xù)7天發(fā)布禁止非法開展戶外活動的公告,并對8名違規(guī)游客處以終身禁入的處罰;10月5日,云南哀牢山景區(qū)發(fā)布安全提示,嚴禁任何游客擅自進入哀牢山深處,最高可罰款5000元。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或許很能代表部分熱衷野游的“驢友”的想法。他們總是向往著“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至者”終是少數(shù),魯莽前進很有可能要付出代價。
這份代價,往小了說可能是身體損傷、心理恐慌、財物損失。比如,今年國慶假期期間就有兩名“驢友”私自進入羅布泊禁區(qū),最終棄車逃生,所幸在風沙中步行3小時后獲救。往大了說,性命不保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同樣是在羅布泊,2023年的一支自駕車隊就沒有那么幸運,最終4人葬身沙漠;今年1月,5名“驢友”違規(guī)攀登雪寶頂,導致2人失聯(lián);6月,2名“驢友”在未完工的石人峽景區(qū)橫渡溪流時被沖走……悲劇令人唏噓,卻仍有人心懷僥幸,以身試險。
極易被人忽視的,還有景區(qū)和相關部門共同承擔的代價。部分“驢友”全無對大自然的敬畏,缺乏對當?shù)厮摹⒌匦?、物種等的了解,破壞了當?shù)氐囊吧鷦又参镔Y源,而這一過程常常是不可逆的。此外,救援被困野外的“驢友”,不僅需要組織專業(yè)隊伍、攜帶特種設備,往往還要配備車輛甚至是直升機,這筆花銷通常不是小數(shù)目。近年來,多地發(fā)布禁令,明確“救援費用自擔、風險自擔”,卻仍然攔不住個別“驢友”一意孤行,這不是挑戰(zhàn)極限、探索未知,而是對自身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不負責任。
《2023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顯示,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23年發(fā)生戶外探險事故425起,涉及人員1350人,受傷320人,死亡及失蹤182人。不得不提的是,社交平臺的“種草帖”暗藏風險:2022年8月,某平臺上的攻略帶火了“野景點”龍漕溝,山洪導致7人遇難;此次哀牢山突然走紅,也與網(wǎng)絡博主發(fā)布的視頻不無關系。或是有意宣傳,或是無心之過,部分博主誘使網(wǎng)友前去探險打卡,撬動巨大流量。平臺審核不能坐視不管,除標注風險提示外,必要情況下應作處理,避免誤導公眾。
世界那么大,也不是哪里都能“去看看”。事實上,無論是哀牢山還是稻城亞丁,都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旅游開發(fā),景色同樣奇?zhèn)邀?,個別“驢友”非要“勇闖無人區(qū)”,遇到險情還真怪不得別人。要知道,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樹立安全觀念和規(guī)則意識,才是守護生命的最佳手段。(默達)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