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倫(河北)
少小離川,不知故鄉(xiāng)鹽亭有多少美食和特產(chǎn)。那時候,印象中最多的是紅苕和玉米,粗糧能飽肚子就是算好日子。
30年后,故鄉(xiāng)總有人問,啥時候回來,回來請你吃“母豬殼”。心里一驚,母豬殼是什么上等美味,用母豬殼研究出川中名菜啦?
如果你到四川鹽亭去做客,主人會去趕場碰碰運氣,去集市上看看有沒得“母豬殼”,如果有,那便是你的口福了。如果主人沒得時間去趕場,會拿出一二百元委托鄰居去集市上看看,買上一二斤回來。但往往是買不到的?,F(xiàn)在是網(wǎng)絡(luò)時代,哪里有“母豬殼”打開手機便知,當(dāng)然,一有“母豬殼”信息發(fā)布,電話過去,多數(shù)時候已經(jīng)是賣沒了。
“母豬殼”是什么殼?豬腦袋,豬腦漿?一個豬腦殼這么貴?母豬腦殼有什么好吃的呢?十幾年的老母豬那肉不得是用鐵嘴鋼牙呀?十幾年的老母豬腦漿那膽固醇得有多高……
主人用“母豬殼”招待你,那是拿你當(dāng)“高戚”對待。你如果客氣地拒絕主人,說豬腦殼有啥吃頭?主人會哈哈一笑:“你這個客娃子真是個豬腦殼,不曉得啥子是母豬殼。”
主人會很自豪地告訴你什么是“母豬殼”。據(jù)說,大文豪蘇東坡在眉山?jīng)]有出川做官時,到鹽亭拜訪大書畫家文同,文同招呼家人用“母豬殼”招待蘇東坡,也鬧出過類似笑話。豬腦漿子吃多了,會越吃越糊涂的,蘇東坡沒有想到,說的是母豬,文同卻用了兩條魚來招待他,味道甚好。隨詩曰:殼里殼外無母豬,狂豕殼變水中魚。品過方知神仙味,食魚勝過居無竹。
大畫家文同善于畫竹,為中國歷史上畫竹第一人。人們印象中,清代鄭板橋畫竹水平為巔峰,實際上,鄭板橋后來者居上。大畫家文同因為畫竹產(chǎn)生了三個成語:胸有成竹、成竹在胸、茂林修竹。讓蘇東坡佩服,但是吃過文同的“母豬殼”后,不再說什么“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磥碓诤芏嗄昵?,鹽亭的“母豬殼”就讓既是大文豪又是美食家的蘇東坡贊嘆。
因為二人都愛竹,都是“竹癡”,二人還結(jié)成了兒女親家。文同的女兒嫁給蘇東坡弟弟蘇轍兒子做媳婦,兩大文豪交往近40年。
川人日子好了,也就找出歷史上記載的食譜,美食也就逐漸走上了人們的餐桌。
“母豬殼”是四川省鹽亭縣的特產(chǎn)。“母豬殼”是俗稱,常叫的野生小鱖魚,學(xué)名鱖魚。“母豬殼”肉質(zhì)細(xì)嫩豐滿,肥厚鮮美,內(nèi)部無膽,少刺而著稱,故為魚中之上品。
“母豬殼”生長于鹽亭毛公、兩河境內(nèi),現(xiàn)均劃為高渠鎮(zhèn),在梓江石縫巖龕無污染水中,自生繁殖,白日棲息,晚間活動,以水下草本植物和小蝦、小魚為食。體型小、身無鱗、嘴尖肚大、身有花紋、翅鋒利,生成數(shù)量極少。很難捕捉。鱖魚肉質(zhì)細(xì)嫩,無腥氣,味鮮,其營養(yǎng)勝食鱉魚,烏龜。鹽亭“母豬殼”是綿陽地方水產(chǎn)和特色美食的代表,30年前便流行于整個綿州,可謂家喻戶曉的綿陽美食特色。
鹽亭“母豬殼”可紅燒、可清蒸,其肉質(zhì)豐厚堅實,肉多刺少,白嫩柔韌;其味麻辣醇正,香濃可口;地方風(fēng)味濃郁,做工精湛,味覺上乘,堪稱經(jīng)典。
“母豬殼”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yǎng)元素,肉質(zhì)細(xì)嫩,極易消化,對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來說,吃鱖魚既能補虛,又不必?fù)?dān)心消化困難。
如果搜索鹽亭當(dāng)?shù)厥筇禺a(chǎn),還會發(fā)現(xiàn),第二大特產(chǎn)就是梓江鱖魚,第八大特產(chǎn)就是鹽亭“母豬殼”。同屬鱖魚家族,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呢?“母豬殼”善于在石縫里生存,鱖魚喜歡滿江滿河地游動。“母豬殼”由于石縫環(huán)境,最多長到七八兩大小,個頭約半尺左右,鱖魚在寬闊水域里能夠長到二斤多重,一尺長度。“母豬殼”最顯著特點是下嘴唇比上嘴唇長,屬于“地包天”,鱖魚屬于“天包地”。不知道這一點的,都會把小鱖魚當(dāng)成“母豬殼”,也容易讓不良的商家把小鱖魚當(dāng)成“母豬殼”賣給消費者。
這兩種魚的市場價格也是“同一外形,差之千里”。在同一市場上,鱖魚三四十元一斤,而“母豬殼”由于產(chǎn)量稀少,肉質(zhì)勁道,價格在七八十元之間。
“母豬殼”與黃河鯉魚、松花江四鰓鱸魚、興凱湖大白魚齊名,同被譽為我國“四大淡水名魚”,肉實而味鮮美,是淡水魚中的上等食用佳品。相傳明代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到過鹽亭后,將“母豬殼”比作河豚,唯美之極,堪比天上龍肉。
魚,是宴席上的主菜,也是招牌,宴席的品質(zhì)如何,要看最后上的魚如何。如果到了鹽亭,熱情的主人請你吃鱖魚,那是拿你當(dāng)“高戚”,如果請你吃“母豬殼”,那是拿你當(dāng)上等的“高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