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臥龍山千佛巖摩崖造像
編者按:綿陽境內的石窟寺存量較多,全市多個縣(市、區(qū))均有分布。即日起,本報開設“綿陽石窟文化”欄目,記者將對全市各地的石窟寺進行探訪,解讀那些散落在鄉(xiāng)間的石窟寺的歷史文化價值,探討如何有效推動這些文化遺產更好地融入鄉(xiāng)村振興。
前不久,四川省鄉(xiāng)村石窟文化公園(景點、微景觀)試點建設名單公布,全省有9個點位納入試點建設,其中梓潼臥龍山千佛巖摩崖造像入選石窟文化公園建設名單,其余8個點位分別入選文化景點建設、文化微景觀建設名單。
四川省鄉(xiāng)村石窟文化公園(景點、微景觀)試點建設,是為了推動中小石窟寺保護利用融入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鄉(xiāng)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文旅產業(yè)發(fā)展,從而有效釋放文物資源活力,助力高質量建設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探索具有四川特色的中小石窟寺保護利用之路。
綿陽境內的石窟寺存量多,全市多個縣(市、區(qū))均有分布。近日,記者對這些石窟寺進行了現(xiàn)場探訪。
游仙區(qū)魏城鎮(zhèn)石堂院摩崖造像與石刻
存量較多 全市有石窟寺88處
根據市文物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共有石窟寺88處,包括縣以上石窟寺文物保護單位、文物登記點、新發(fā)現(xiàn)文物點等幾個類別。
在這88處石窟寺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分別是位于游仙區(qū)的碧水寺摩崖造像,梓潼縣的臥龍山千佛巖摩崖造像;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包括西山公園內的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游仙區(qū)魏城鎮(zhèn)的圣水寺摩崖造像、石堂院摩崖造像、北山院摩崖造像及刻經,鹽亭縣文通鎮(zhèn)的龍門埡摩崖造像;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點69處。
綿陽的石窟寺年代跨度大,涵蓋隋唐到宋、元、明、清時期,以隋唐時期的最具代表性,部分石窟寺的摩崖造像及題刻,在國內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包括梓潼臥龍山千佛巖摩崖造像和唐貞觀八年《阿彌陀佛五十二菩薩傳》碑刻、游仙魏城鎮(zhèn)圣水寺的水月觀音、三臺文才院的唐代“七佛”造像、三臺東山密宗遺存等。
研究資料顯示,摩崖造像自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后進入四川地區(qū),在唐代達到鼎盛。綿陽的唐代石窟寺摩崖造像數量多,雕刻水平也臻于成熟,走出了西方藝術的影響,人物形態(tài)飽滿、大度,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風格。到宋以后,摩崖造像數量小,造型與工藝也相對較差。這樣的變化,真實地反映了唐至宋代時期綿陽及四川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變化。
西山玉女泉摩崖造像
損毀嚴重 多數石窟寺有病害
與國內很多地方一樣,綿陽現(xiàn)存的石窟寺摩崖造像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損毀,除縣級及縣級以上石窟寺文物保護單位的保存狀況相對較好外,未定級的石窟寺文物保存狀況一般。
在綿陽的石窟寺中,僅有部分文物本體在室內或有建筑物遮擋,形成一定的保護條件,還有的石窟寺長期處在鄉(xiāng)間野外日曬雨淋。文物本體所處的環(huán)境差異,給石窟寺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包括風化、水害侵蝕、生物侵蝕、巖體失穩(wěn)、表層劣化剝落等問題。
環(huán)境變化也是造成石窟寺?lián)p壞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幾十年來,隨著工業(yè)化進程加快和現(xiàn)代化程度的提升,工業(yè)酸雨、汽車尾氣排放等因素,也對石窟寺的生存環(huán)境造成破壞,從而導致文物受損。
但是,石窟寺保護存在很大的技術難度,具有很強的專業(yè)要求,加之石窟寺保護的專業(yè)人才缺乏、有資質的保護施工單位少、經費投入不足等原因,也加快了石窟寺的自然損毀。
2007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綿陽市文物局、四川大學藝術學院聯(lián)合開展的綿陽地區(qū)唐代龕窟調查研究工作啟動,采用三維立體掃描構建輪廓圖,并進行詳細的文字描述,對全市境內的石窟寺進行客觀、真實記錄。一旦文物受損,將以此作為依據進行原貌修復。
碧水寺摩崖造像
加強保護 縣級以上文物落實“四有”
2023年3月2日,綿陽西山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修繕保護方案通過文物部門的評審。
根據修繕保護方案,玉女泉道教造像上方將搭建保護棚,用來遮擋降雨并避免日照對文物的影響。將玉女泉的泉水引走,避免因積水引起崖體塌陷、吸水造成文物風化,清除文物本體的苔蘚、鹽化物等。此外,修建漢唐風格的亭子,對子云亭的造像與石刻等進行保護。
綿陽對西山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的保護,僅是其中的一例。
近年來,綿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石窟寺的保護力度。全市縣級及縣級以上石窟寺文物保護單位,依法劃定保護范圍、設置保護標志、建立記錄檔案、落實保護機構和保護責任人,實現(xiàn)石窟寺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對未定級的不可移動石窟寺文物點位,建立了記錄檔案,落實保護機構和保護責任人。
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對市級及省級、國家級石窟寺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保護。2015年,投入367萬元對梓潼縣臥龍山千佛巖摩崖造像實施環(huán)境整治、山體滑坡治理及新建步游道、旅游廁所等配套設施。2021年,申請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47萬元,又對梓潼臥龍山千佛巖摩崖造像文物本體進行了修繕,項目已通過初驗。
另外,申請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238萬元,實施了碧水寺摩崖造像安防工程和消防工程,于今年3月3日恢復對游客開放。(綿報融媒記者 張登軍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