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歷史劇《屈原》近期在中央歌劇院上演。該劇由湖北長江人民藝術劇院、湖北三峽演藝集團創(chuàng)作,劇作家黃維若編劇,郭小男擔任總導演,王洛勇、郝平、王一楠主演。這部無場次話劇把屈原的人生故事,通過戲劇性、創(chuàng)新性、傳承性的角度和神秘、詩化的戲劇表達,呈現(xiàn)在戲劇舞臺上,表達出古樸深遠的東方文化精神意韻。
■編劇
《屈原》不只是一個故事
話劇《屈原》取材自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生平事跡,用倒敘方式講述了屈原40多年的生命歷程。從屈原在汨羅江的最后時光,遇到了楚懷王的靈魂和張儀的靈魂,然后回望他們一起變法、一起為了楚國之興、民生之利、生之理想上下求索的過往。劇中還以古今結合的方式,完美還原了《橘頌》《九歌》《天問》等原作的優(yōu)美詞藻,并通過詩意的白話文解釋其意味,構成了強烈的語言特色。
“創(chuàng)作過程中,讓我最受啟發(fā)的是屈原的詩歌。他的想象力那么豐富,語言表達那樣美麗,對自然那么熱愛,對大地山河有那么強烈的感情。從他的詩歌中能看到一個頑強不屈、把自己內(nèi)心訴求和國家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的詩人。”編劇黃維若表示,屈原是一個對靈魂、對世界、對自我有許許多多追索的人,“你看他的《天問》,他有很多對自己的不斷追問、不斷探索,改進自己對世界和對他人的認識。所以我寫劇本的時候,不是光寫一個故事,而是要寫故事、情節(jié)、臺詞、人物后面讓人深入思考的東西,這才是一出古典題材的戲真正能和今天相通的地方。”
■導演 楚文化也是劇中重點
在導演郭小男看來,創(chuàng)作《屈原》是“一次特別艱深的文化修養(yǎng)自學過程”,為此他寫了7萬字的導演闡述。在分析屈原時,他發(fā)現(xiàn)屈原有幾重人格,而且跟當時的人思想不在一個層面上,“他是一個精神領袖,他的孤獨感很像普羅米修斯。他對宇宙的發(fā)問,直至今天人類還在實踐。”郭小男說,“所以這樣的創(chuàng)作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課題,他的詭異、神秘、境界、情懷、美政等等,這一切都構成了《屈原》這個戲的特點。”除了屈原精神,獨具特色的楚文化也是劇中表現(xiàn)重點。郭小男表示,“楚文化和楚文明至今仍然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主脈之一,它是民間的、民俗的、精神的、浪漫的、詭異的、通天的,屈原也是這樣一位人物。”
劇中飾演屈原的是著名演員王洛勇,演楚懷王的是在《狂飆》中飾演“曹隊”的郝平,飾演楚懷王寵妃鄭袖的是話劇演員王一楠。王一楠說:“我們這是一個特別‘卷’的劇組,每天一大早王洛勇老師就開始跑步、練功,一直到晚上也不松懈。郝平則是一有機會就和別人聊戲、聊角色,大家都投入了極為真誠的創(chuàng)作。”
王洛勇表示,劇本融匯了古今中外的戲劇表達方式,“在朗讀劇本時,我們就都覺得這個劇本太好了!”但排練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對楚文化了解不夠,對古詩詞也有很多不認識的生詞,難度很大。“這個人物就像交響樂一樣具有復雜的心理,也是我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的難點。”
該劇先后入選文旅部2023年新時代舞臺藝術優(yōu)秀劇目展演項目、文旅部2022年度劇本扶持工程項目、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湖北省2022年度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重點項目。(文\記者 王潤 方非攝)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