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我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Ⅱ級)預警,并開始進行機動車尾號限行。然而,不少市民發(fā)出疑問,明明太陽高照,藍天白云,為何污染還升級了?
視覺綿陽 黃駿 攝
臭氧來襲,“天氣真好”是錯覺
記者獲悉,由于最近幾日我市氣溫持續(xù)升高,太陽強輻射強、少雨,導致臭氧污染氣象條件較為不利。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夏季首要污染物多為臭氧,越是天氣晴朗、陽光強烈,臭氧污染越容易加重,拉低空氣質量,甚至還會出現藍天白云下的‘輕度污染’。”同時,臭氧并不是由工廠企業(yè)等大氣污染源直接排放的,而是由排放到空氣中的氮氧化物、揮發(fā)性有機物進行光化學反應產生的。由于是光化學反應,所以臭氧超標的情況往往發(fā)生在天氣晴朗的日子里,越是陽光強烈、溫度高,越容易出現臭氧污染,所以“晴空萬里”“天氣好”不等于空氣質量就一定會好。
APP顯示臭氧污染
為什么部分手機天氣app卻顯示綿陽空氣質量類別為優(yōu)良?面對市民疑問,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大氣科相關負責人解釋,平時我們看到的空氣質量類別為優(yōu)良,并不代表臭氧濃度低。同時,各類天氣預報APP中看到的空氣質量等級數據來源及真實性均有待考證。如果市民關注空氣質量,建議參考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發(fā)布的“空氣質量發(fā)布APP”(數據會滯后約40分鐘)或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官方網站進行查詢。
臭氧污染空氣,還是健康殺手
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常溫、常壓下無色,低濃度下無味。當臭氧濃度最大8小時均值超過每立方米160微克,就形成了臭氧污染。近地面高濃度的臭氧正是目前大家關注的污染之一,它對人體有害,不僅是健康殺手,同時還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失。
專家介紹如果近地面空氣中的臭氧濃度過高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癥病變,出現咳嗽、頭疼等癥狀,還會對皮膚、眼睛、鼻黏膜產生刺激,臭氧會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引發(fā)皮膚病,出現黑斑等。
做好臭氧防護,落實各項措施
記者了解到,各地各相關部門按照《綿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2年修訂版)》和強制減排措施清單,加大揮發(fā)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xié)同減排力度,嚴格落實各項減排措施,落實區(qū)域聯防聯控有關要求,加強重點行業(yè)幫扶指導和暗查暗訪,有效減緩臭氧污染影響。
限行是從源頭上減少臭氧污染的重要手段。今年5月以來,我市城區(qū)空氣質量持續(xù)在全省排倒數后三位(19-21位)。7月5日實施橙色預警以來,我市城區(qū)空氣質量在全省排位直線上升,當日全省共10個市州污染,我市由預測輕污轉為良,并排在全省第10位。7月6日全省14個市州污染,預測我市為中度污染,最終當天為輕度污染并排全省第13位。預警措施取得的效果明顯。
同時,針對個人防護,專家建議這三類人群要特別注意:兒童是臭氧暴露風險最高的群體,哮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病,接觸臭氧,可能會加重哮喘;活躍在戶外的成年人,在活動過程中,臭氧會深入肺部,容易造成傷害;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副護士長廖宏表示:“與PM2.5不同,臭氧的分子較小,無法用口罩、防毒面具等形式攔截。因此,在出現臭氧污染時,最好的保護措施就是避免戶外活動,同時減少室內的通風換氣次數,以免污染進入室內。”
(綿報融媒記者 尹秦 實習記者 曾晨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