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博物館
溯源峽江文明 體味巴風楚韻(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記者 田豆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4月19日 第 07 版)
長江三峽,舉世矚目。宜昌,古稱“夷陵”,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郭沫若曾這樣詠嘆峽江風光及宜昌城景。如今的宜昌,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文明都市,若想探尋悠遠的峽江文明、獨特的巴楚文化,不妨到宜昌博物館走一趟。
宜昌博物館是一座集歷史、自然、民俗、古建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在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區(qū)地市級博物館中規(guī)模最大。宜昌博物館主體建筑面積43001平方米,展陳面積12988平方米,現(xiàn)有各類藏品5872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623套、2555件。
神秘文明從遠古走來
走進博物館大廳,一幅頂天立地、氣勢恢宏的巨大浮雕闖入眼簾。兩岸青山相對出,一灣碧水奔向前。山水之間,“峽盡天開”4個大字令人心潮澎湃。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峽江文明從遠古走來。這片土地的歷史,通過博物館的“開辟鴻蒙”“遠古西陵”“巴楚夷陵”“千載峽州”等展覽,從地質(zhì)演化、恐龍時代,到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一一鋪陳開來。
5.4億年前后,地球在較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一系列與現(xiàn)代動物形態(tài)基本相同的動物種類,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宜昌博物館展出的林喬利蟲化石,可以追溯到5.18億年前的早寒武紀時期。清江是長江一級支流,近年來,科學家在宜昌長陽一帶發(fā)現(xiàn)了大批“清江生物群”化石,它們與上世紀80年代發(fā)現(xiàn)的云南“澄江生物群”同處于動物門類爆發(fā)式起源演化的極盛時期。在4351件“清江生物群”化石標本中,已分類鑒定出109個屬種,其中53%為此前從未有過記錄的全新屬種。
生命的演進如長江奔涌不息。在宜昌博物館“物競天擇”展區(qū),可以看到中華鱘、白鱘標本。中華鱘是物競天擇的奇跡,它們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在地球上存續(xù)了1.4億年,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游性魚類,生于江河而長于海洋,從幼鱘游入大海到成年鱘返回長江繁育后代,最短也需要10年。由于工業(yè)發(fā)展帶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中華鱘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1982年,中華鱘研究所成立,采取了全江禁捕、限制科研用魚、實行中華鱘放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華鱘保護措施。近年來,中華鱘數(shù)量已開始回升。然而,令人扼腕的是,比中華鱘更早出現(xiàn)在地球上的白鱘,本世紀初已宣告滅絕。在宜昌博物館,人們可以看見白鱘的仿真模型。白鱘的消亡警醒世人:保護長江,任重道遠,人與自然應和諧共生。
人類的出現(xiàn),遠遠晚于這些古老的生靈。大約19.5萬年前,長陽智人出現(xiàn)在宜昌長陽。博物館里一座綠藤纏繞的山洞中,展示著長陽人的牙齒化石和長陽人頭部復原雕塑。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越來越精良的石器展示著人類手工技藝的發(fā)展。而1米多高的“太陽人”石刻,則折射著人類越來越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太陽人”石刻1998年出土于宜昌市秭歸縣東門頭城背溪文化遺址。石刻正面用簡練的線條刻畫人像,身體兩側刻畫星辰,頭頂為光芒閃耀的太陽。這是目前在中國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早一件新石器時代的太陽圖騰崇拜文物,為研究原始宗教、藝術、文化和社會性質(zhì)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太陽人”石刻原件現(xiàn)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因葛洲壩、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工程所在地進行了搶救性考古挖掘,宜昌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得以清晰完整地展示給世人。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guī)X文化、石家河文化一脈相承,展示了早期峽江文明演化發(fā)展的全貌。
文化碰撞展獨特風貌
宜昌是早期巴文化和楚文化的發(fā)祥地,兩種文化在此交匯、碰撞。在“巴楚夷陵”“風情三峽”等展區(qū),豐富的文物展示了此地別具一格的歷史風貌。
發(fā)現(xiàn)了長陽香爐石文化遺址的清江流域,被學界認為是探索早期巴人起源的重要地區(qū)。自古巴人崇虎,以虎為圖騰,至今土家族人仍延續(xù)著白虎崇拜。宜昌博物館展示了多件不同年代卻有著相似造型的虎鈕錞于。錞于是古代軍中樂器,有鈕可懸掛,以槌擊之而鳴,主要用于軍旅中指揮進退,也用于禮儀慶典、大型集會、宗廟社祀等活動。錞于從春秋時期開始流行,盛行于戰(zhàn)國秦漢,之后逐漸消失。因巴人崇拜白虎,當錞于傳入時,巴人沿襲了錞于的形體和音樂功能,同時對錞于加以改造創(chuàng)新,以虎為鈕,以此物祈求虎神的保佑。
宜昌秭歸是楚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屈原的誕生地。楚文化在宜昌留下了深深的印跡。綠銹均勻覆蓋的“楚季”銅甬鐘,是宜昌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2012年,白洋工業(yè)園施工建設時發(fā)掘出土了12件甬鐘和1件銅鼎。其中1件甬鐘上刻有銘文:“楚季寶鐘氒孫廼獻于公公其萬年受氒福”,意思是做鐘的人叫“楚季”,后來由楚季之孫獻于其公(君),讓“公”受萬年福。這件甬鐘是中國第一次發(fā)現(xiàn)西周時期刻有“楚季”銘文的楚國寶鐘。專家組鑒定認為:宜昌萬福垴遺址出土的青銅鼎、青銅編鐘及銘文和陶器,年代應屬于西周中晚期,是楚文化考古的重大發(fā)現(xiàn)和突破,填補了早期楚文化研究的空白。
歷時9年修復、今年初展出的春秋木質(zhì)建鼓,被譽為“華夏第一建鼓”?!蹲髠鳌分斜阌?ldquo;建鼓”的記載。唐代孔穎達解釋:“建,立也,立鼓擊之以為戰(zhàn)也。”古時軍隊作戰(zhàn),要立建鼓指揮進退。建鼓也用于宴樂。建鼓鼓身為木質(zhì),不易保存,因此現(xiàn)今出土的先秦時期建鼓大多僅存底座或木桿,而宜昌博物館的這件建鼓1997年出土于當陽市,由于全鼓為金絲楠木整木鑿制,且保存環(huán)境較好,是國內(nèi)迄今所見保存較為完整的唯一一件建鼓鼓身實物。此鼓髹黑色底漆,施紅色變形竊曲紋,楚文化特色鮮明,對研究先秦音樂、軍事、藝術及漆木工藝具有重要價值。
創(chuàng)新展示讓觀眾駐足
巴、楚文化碰撞并綿延,在宜昌留下了20多項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有興山民歌、長江號子、宜昌絲竹、土家撒葉兒嗬、屈原故里端午習俗、當陽關陵廟會等。走進“風情三峽”展廳,仿佛進入了這些獨特民俗的沉浸式體驗場。鑲嵌著歌舞、民俗演出顯示屏、掛滿相關照片的山形墻壁左右相對而出,將參觀線路變成了“九曲十八彎”。三峽纖夫的代表性雕塑剛勁有力。古色古香的土家吊腳樓前,火紅的花轎、悠揚的哭嫁歌將人們引入土家婚禮現(xiàn)場。吊腳樓內(nèi),雕塑栩栩如生,父母坐高堂,夫妻正對拜,電視屏幕上介紹著“六禮”完備、歌舞相隨的土家婚俗。展廳里還有宜昌皮影、端午龍舟等,雅俗共賞,老少咸宜。
再上一層樓,頓覺天高云淡,豁然開朗,抬眼看已穿越回百年前的宜昌古城。在四層露天區(qū)域,宜昌博物館獨具匠心地設置了“古城記憶”宜昌古城風貌展。斑駁的木船??吭诟〉竦纳窖聴5肋?,再往前便是房屋鱗次櫛比的復古街巷。留光照相館、鄒郭順鐵匠鋪、萬順白鐵店、萬長隆雜貨鋪等,凝聚了城市記憶。
“這里的墻磚、太師椅、屏風、窗欞、花床等都是老物件;門店、商會、文廟、牌坊等也是老宜昌城原本就有的,承載著許多老宜昌人的記憶。這里已經(jīng)成為宜昌人的網(wǎng)紅打卡地,同時也是博物館展示的創(chuàng)新之舉。”宜昌市博物館館長肖承云說,“我們的布展,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文內(nèi)涵,既有歷史文物又有近代民俗,可以讓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都找到樂于駐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