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閃閃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也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為無數人搭建了更廣闊的舞臺,提供了更充分的機會。本版即日起推出系列文章,聚焦普通人十年里的筑夢、追夢、圓夢故事,和讀者一起攜手向更美好的未來進發(fā)。
——編 者
從湖北襄陽農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國人大代表……很多人說我的人生很勵志,可我深知,不平凡之路都是用平凡的雙腳一步步走出來的。
中專畢業(yè)那年,我選擇了進城務工。先是在蘇州的工廠做機床工人,后來跟著朋友來到上海應聘郵件轉運員。剛開始,我以為這是簡單輕松的活兒,理理郵件、送送信件。沒想到扛的郵件大包比在老家扛的麥子還重,一個包裹50公斤,一個人一天要搬近百袋。有工友沒干幾個月就走了,我卻咬牙堅持,只因有個落腳城市的夢想。
想留下,就得有一技之長;想長本事,就得學。怎么堆碼不會倒,怎么放不會把郵件震出“內傷”,老師傅教,我跟著學,下了班還細琢磨、反復練。后來,別人干一兩個小時的活,我20分鐘就能做完。熟記兩千多個地名,一提筆就能畫出全國鐵路干線圖,扎實的基本功讓我獲得上海郵政“業(yè)務技能練兵”大賽第一名,也讓我得以在2012年轉到接發(fā)員崗位。
做好接發(fā)員,僅靠業(yè)務技能還不夠,要想讓郵件轉運更快、更優(yōu),還得學會分析和管理。這些我從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從哪里學呢?正當我犯愁時,單位工會為我們這些勞務派遣員工開辟了職業(yè)上升通道,搭建了全新的學習平臺。事實上,隨著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全社會更加注重勞動者的技能培訓和素質教育,不斷厚植高素質人才成長沃土。在單位工會的幫助下,我進入上海開放大學攻讀在職??坪捅究?,通過行政管理方面知識的學習,打開了視野、提升了水平。我也沒忘記分享學習成果,帶動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工人,幫助他們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學習,獲得學歷技能雙提升;老師傅們不太會用智能手機、智能化設備,我就像當初他們教我一樣耐心教他們。在溫情和友愛的傳遞中,我在上海落了腳、安了家。
2018年,我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角色變了,底色沒變。履職調研時,站在繁華的上海街頭,看到來回穿梭的“騎手”,我仿佛看到曾經的自己,載著生活希望,為夢想奔忙。我始終是他們的一分子,要為他們代好言、發(fā)好聲。上海代表團里專家學者多,我就向他們學習履職經驗,實現自我提升;每年至少參加3次人大代表履職培訓,工作之余對勞動法、民法典等的學習,也讓我更好地上接國家政策、下接民生訴求。
在城市留得住、住得下、過得好,是不少外來務工者的夢想。履職4年多,我提交了18份紙質建議,大多數都與進城務工勞動者相關。其中《關于完善新業(yè)態(tài)中靈活就業(yè)勞動者社會保障的建議》被全國人大列為重點督辦建議,相關部委印發(fā)指導意見,多地出臺相關政策,開展職業(yè)傷害保障試點。中國式民主在中國行得通、很管用,這讓我備受鼓舞。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曾經的風雨兼程化作春風細雨,潤澤每一個和我一樣懷揣夢想的人。在這個可敬可愛的時代里,我們用奮斗擦亮人生,讓夢想照進現實。
(作者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郵區(qū)中心局郵件接發(fā)員,本報記者黃曉慧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