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綿陽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綿陽出土文物“五絕”之一的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登上央視《中國國寶大會》。
該節(jié)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制作,以“從國寶讀懂中國”為主題,通過文博知識競答的方式,將全國140多家博物館的近千件文物精品呈現在屏幕上,帶領選手和觀眾走進一場探索中華五千年璀璨文明的精彩旅程。此次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亮相,在見證古綿州醫(yī)術輝煌的同時,更讓觀眾感受到文物背后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
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
國寶木俑來自綿陽
在央視播出的《中國國寶大會》節(jié)目中呈現的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為直立姿態(tài),雙手下垂,四肢略有殘缺,黑亮的髹漆表面是十多條朱砂紅線,黑底紅色的搭配格外引人注目。作為迄今世界上發(fā)現的時代最早的標有經脈流注的人體醫(yī)學模型,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展現了我國古代精湛的漆木制作工藝和博大精深的中醫(yī)學文明。
這件讓現場選手和觀眾震撼的國寶,便藏于綿陽博物館。
“依山作州,東據天池,西臨涪水,形如北斗,臥龍伏焉。”這是唐代《元和郡縣制》中對綿州城的描繪。綿陽博物館受此啟發(fā),新館形狀宛若一條臥龍伏于富樂山西麓,飽覽芙蓉溪畔四季美景,凝望科學家公園中“智慧之城”的大腦雕塑。作為一座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綿陽博物館內展覽體系完整、地域特色濃郁,匯聚綿陽歷史人文和自然精粹,集歷史、文物、非遺和自然陳列于一館。
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收藏于博物館一樓歷史文化陳列館中。因其珍貴的價值,與東漢搖錢樹、銅佛像、漢代銅馬、東漢說唱俑并稱綿陽出土文物“五絕”,凸顯著綿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醫(yī)學史上最早模型
在綿陽博物館一樓的歷史文化陳列館,設置有一個獨特的玻璃展臺,透過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放置的一個人體模型,便是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人體模型雖然身高、體型不大,但它存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
《涪江遺珠:綿陽可移動文物》一書中寫到,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于1995年出土于綿陽永興雙包山2號西漢木槨墓。上世紀90年代初,永興鎮(zhèn)雙包山2號木槨墓被發(fā)現,工作人員陸續(xù)在墓葬中發(fā)掘發(fā)現了一些漆俑。1995年,工作人員在若干漆俑中間驚喜地發(fā)現了一具周身髹有黑漆的木制人形,其黑色的人體表面用紅色漆線描繪出了全身的經脈路線。后經考古專業(yè)人士研究論證,證明它是西漢時期醫(yī)家所用的人體經脈俑。
資料顯示,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高28.1厘米,表面有19條朱砂紅線,其中紅線正面8條,背面5條,頭部縱線5條、橫線1條。由于該人體經脈模型與《黃帝內經·經脈篇》、長沙馬王堆和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經脈佚書中的人體經脈記述相吻合,中醫(yī)學史專家認為該漆俑上繪制的正是人體十二經脈的循行路徑,是我國醫(yī)學史上最早的針灸經脈立體模型,其價值“堪與北京猿人頭蓋骨媲美”。
《中國國寶大會》展示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視頻截圖)
佐證綿州中醫(yī)歷史
記者在綿陽博物館看到,除了展廳正中央醒目的人體經脈漆木俑外,展臺階梯兩側還展示了多幅彩色、多方位人體經脈圖。其中,在展柜的東北方向立有一塊涪翁石碑,紀念的是古綿州中醫(yī)針灸鼻祖“涪翁”。
“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釣魚于涪水,固號涪翁。翁乞食人間,見有病者,時下針石,應時而效。”《后漢書·郭玉傳》載,西漢晚期,涪縣有一號涪翁的老者,善針石之術,著有《針經》和《診脈法》醫(yī)書,東漢初和帝時期的著名太醫(yī)郭玉是其再傳弟子。自此以后,綿州名醫(yī)世代不絕,因此人體經脈漆木俑出土于綿陽絕非偶然,也證明了當時綿陽高度發(fā)達的經脈醫(yī)學技術和取得的重要醫(yī)學成就。綿陽文史專家湯毓良在《綿州之謎》一書中也寫到,人體經脈漆木俑是針灸問世于漢代涪縣的證明。
綿陽是中醫(yī)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有“中醫(yī)之鄉(xiāng)”“中藥之庫”的美譽,涪翁的故事以及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的出土便是古綿州高度發(fā)達的經脈醫(yī)學技術的最好佐證。
如今,作為綿陽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西漢人體經脈漆木俑不僅展示著綿陽西漢時期的中醫(yī)學發(fā)展,也是綿陽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的有力證明。
?。ňd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鄭金容 實習生 張競元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