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文娟 文啟金 綿報融媒記者 任露瀟
深秋時節(jié),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11月2日中午,平武高村鄉(xiāng)大興村黃開瓊打來熱水,趁著天氣晴好,溫度適宜,為婆婆泡腳、修剪指甲。老人神智有些不清,黃開瓊每個動作都顯得小心翼翼。泡腳水溫反復(fù)調(diào),一個指甲要剪六七下……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黃開瓊已經(jīng)堅持了三十多年。都說自古婆媳是天敵,但黃開瓊卻以行動詮釋了孝心和孝道。
任勞任怨幾十年如一日照顧公婆
黃開瓊小時候娘家窮,只上了三年小學(xué)就輟學(xué)在家勞動,20歲嫁到了夫家習(xí)家。艱苦的兒時生活,讓她養(yǎng)成了勤勞樸實、禮讓謙遜的性格,鄰居們說,她從來沒跟鄰里拌過嘴,和藹可親,特別熱心腸。
“媽媽不僅把田間地頭料理得好,還有一雙巧手,她做的布鞋漂亮又結(jié)實。”黃開瓊的女兒習(xí)芳說起母親,滿是自豪,在她1歲的時候,爺爺就過世了,從懂事起,從沒看見過母親和奶奶吵過嘴,偶爾有點小矛盾,也是媽媽讓著奶奶。
“媽媽總是對我說,奶奶常年患病,心情煩躁,偶爾發(fā)點小脾氣,過會兒就好了。”30多年前,習(xí)芳的奶奶患上了脫肛,隨著年齡增長病情越發(fā)嚴重,這種難以啟齒、外人眼中的“臟”“臭”惡疾,黃開瓊卻從不嫌棄,每天堅持為老人擦洗患處,從來沒有抱怨過。
“去年奶奶住院一個月,半個月都是媽媽在守候。”習(xí)芳說,每天吃飯前,媽媽首先想到的是奶奶,要把飯送到奶奶床前,奶奶吃完我們才能開飯。奶奶喜歡米飯,但牙齒掉光了,媽媽煮飯時總要留些粑軟的飯,再做一個湯,讓老人吃得舒坦。
幾十年來,黃開瓊一直這樣堅持下來。“我們家人多,四代同堂,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家里的事都是媽媽一手操持,里外收拾得干干凈凈,與左鄰右舍相處得和和睦睦,村里人都羨慕我們家。”習(xí)芳自豪地說。
孝老敬親她用行動弘揚文明家風(fēng)
幾十年如一日,看似簡單,但其中艱難心酸,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誰不想安逸舒適,一身干干凈凈,這個事讓我遇上了,她是我婆婆,她也不容易,我總不能不管吧。”黃開瓊坦誠地說,話里話外盡顯淳樸與善良:丈夫是開罐車的,為了一家人每天早出晚歸,身為妻子把家里事安頓好,他在外就能無牽無掛安心做事;幾十年相處,婆婆也跟親媽一樣,老人生病了痛苦難受,自己看著心里也不好受,于情于理都要好好照顧她。
“村上提倡‘孝道傳家’我讀書少,說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人人都要老,尊老愛幼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我不能拖后腿,讓別人說閑話。”黃開瓊講了很多家庭成員的故事,言語之中都充滿著關(guān)心關(guān)愛,通過孝老敬親,這份愛早已播撒在她心中……
高村鄉(xiāng)大興村孝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村兩委大力弘揚“孝道文化”,常態(tài)化開展“孝老敬親”“五好文明戶”創(chuàng)評活動,“四村合一”后,村兩委更是充分利用農(nóng)家書屋、農(nóng)民夜校、道德講堂、文藝演出等途徑,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在開展“弘揚孝道文化、共建美麗大興”活動,營造出感恩孝順、尊老愛幼的濃厚氛圍,極大地提升了大興村的凝聚力,讓好家風(fēng)、好民風(fēng)、好村風(fēng)吹遍山村的每一個角落。
編輯:李志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