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代倫(綿陽)
據(jù)說走路是最好的運動。我以為走路,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鍛煉。它不講究那么多條件,因此成為了大眾運動的主要方式。
“走了好多步?”流行為今天對家人、朋友、同事關(guān)心的問候語。“微信運動”成為每個人手機上必備的APP,人們每天通過手機就能看到自己走了多少步,還能看到微信好友走的步數(shù),看出一個人是不是愛運動。
我每天都要打開手機上的“微信運動”,看看好友走的步數(shù)。像我們這樣快六十歲的人,運動的步數(shù)每天宜在一萬步左右,不管好友運動步數(shù)多少,我都要為他們點贊,因為運動比不運動好。我加入的微信好友也不多,他們愛不愛走路,每天大概走多少步,在我心里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印象。有時我沒看手機,也能猜出微信好友們每天走的步數(shù),八九不離十。
國慶節(jié)假期來臨之前,朋友們興奮地規(guī)劃如何度過七天大假,有的要出遠門游覽名山大川,有的要就近去農(nóng)家樂。然而,為配合疫情防控,這個假期,大家同心堅守。
除每天到小區(qū)2號門進行核酸采樣之外,我就宅家讀書,讀人民日報社新近編輯出版的《我與一座城》《遇見一棵樹》《記得住鄉(xiāng)愁》套書。每天里,我跟隨王蒙、陳忠實、梁衡、阿來、劉慶邦等名家,走進一座座別樣的城市,眼簾映入一棵棵鮮活獨特的樹木,追尋與感懷著淡淡的鄉(xiāng)愁。思維跨越時空,任意馳騁。閱讀名家美文,于我而言,也算是最好的享受生活了。
習慣成自然。我每天還是忘不了查看手機上“微信運動”顯示的好友走路步數(shù),并為他們點贊。我突然發(fā)現(xiàn)有些好友的運動步數(shù)異常,后來幾天一直異常著。
我這幾天每天的步數(shù)就幾百步,最多一兩千步。然而,一些好友每天的運動步數(shù),反而比平時多得多,有的甚至翻了一番以上。其中就有我的同學老岳。他10月1日、10月2日、10月3日、10月4日,顯示的走路步數(shù)都在3萬步左右。我懷疑他的“微信運動”APP出了問題,記錄不準確了。我們這樣的年齡,走多了膝蓋要磨損壞,我決定打個電話問問老岳。4日下午6點左右,從我的手機上發(fā)現(xiàn)老岳的微信運動步數(shù)已經(jīng)超過3萬仍在遞增,我不得不撥通了他的電話。
“咋回事,老岳?你這幾天走了那么多路,莫亂跑,好好呆在家里!”我又問他的手機記錄運動步數(shù)是不是壞了?老岳哈哈大笑:“老同學,沒問題!我是志愿者,戴上了紅袖套,穿上了紅馬褂,拿起小喇叭,每天提醒居民做核酸采樣,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測體溫、查看健康碼,有時還要帶醫(yī)護人員上樓到年齡大或生病的居民家里做核酸采樣呢。”
原來如此!從老岳的哈哈大笑聲中,我明顯地感受到了綿陽人的信心與樂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