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的面條是什么樣?最早的酒和茶是怎么誕生的?黃瓜、茄子、胡蘿卜是從哪里傳入中國?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展”上,豐富多樣的文物、內(nèi)容詳實的展板、有趣的互動體驗,讓觀眾了解許多與飲食有關(guān)的知識,品味“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味道。
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綿長而厚重,不僅包含造型精美的飲食器具、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浩如煙海的典籍制度等,還孕育衍化出一系列影響中華文明發(fā)展進程的哲學(xué)觀念、政治智慧和科學(xué)思想,同時也為傳統(tǒng)音樂、舞蹈、繪畫、雕塑、詩歌等諸多文藝創(chuàng)作提供了不竭源泉。
此次展覽分為“食自八方”“茶韻酒香”“琳瑯美器”“鼎中之變”“禮始飲食”5個單元,展出文物240余件(套),從食材、器具、技藝、禮儀等不同角度出發(fā),全面展示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發(fā)展變遷,生動呈現(xiàn)古代勞動人民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畫卷,表達中華民族對豐衣足食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追求。
在“食自八方”單元,良渚文化時期的炭化稻米、春秋時期的炭化麥粒展現(xiàn)了中國人以谷物為主的飲食傳統(tǒng),栩栩如生的動物陶俑講述了“六畜三牲”的故事,一組裝有雞、魚、蔬菜、水果及糕點的明代陶供碟反映了古人多元化的飲食結(jié)構(gòu)。
在“茶韻酒香”單元,歷代茶具和酒器體現(xiàn)了茶文化和酒文化的變遷。耳杯又稱羽觴,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具,外形橢圓、淺腹、平底,兩側(cè)有半月形雙耳,好似鳥的雙翼。展廳里的“曲水流觴”場景,再現(xiàn)了古人雅集的盛況。古代文人酒會時,面前是潺潺流水,酒杯順著水漂流而下,漂到誰面前,誰就要舉杯一飲而盡,并吟詩詠懷。點茶是宋代文人士大夫階層中非常流行的一種文化活動,折射了宋人精致風(fēng)雅的生活美學(xué)。展廳中播放的視頻介紹了宋代點茶技藝的完整流程,黑釉兔毫盞等展品令人懷想宋人斗茶的精彩場面。
“美食配美器”是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念在飲食文化中的體現(xiàn)。“琳瑯美器”單元分為“陶之古樸”“青銅威儀”“漆木華美”“瓷之風(fēng)韻”“金玉典雅”5組,展示了不同材質(zhì)的飲食器具及其在中國古代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一套華麗的朱漆皮胎彩繪葫蘆式餐具盒格外引人注目。早在東周時期,就出現(xiàn)了餐具統(tǒng)置于一器的餐具盒。這套皮胎餐具盒為清代器物,通體朱漆彩繪,包含大盤、小盤、不同尺寸的碗、圓碟、海棠花口碟、酒杯、飯匙等,諸器外壁或內(nèi)心分別彩繪折枝花、牡丹、桃花、梅花、山茶、荷花,美不勝收。
此次展覽還設(shè)有多項互動項目,觀眾可以嘗試用模具制作面點,還可以體驗古人席地而食的生活習(xí)慣。策展人表示,希望通過好看、好玩、能體驗的內(nèi)容,讓廣大觀眾感受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中華民族貫通古今的生活趣味。(記者 鄒雅婷)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