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慈平(綿陽)
冬月廿八是父親85 周歲生日。因為父親近一年來出現(xiàn)腦萎縮,間或也發(fā)生輕微腦梗阻,常常表現(xiàn)出有些糊涂的狀態(tài)。所以,家人們格外看重這個生日。老伴、5 個兒子、5 個媳婦,6 個孫兒孫女、4個孫兒媳孫女婿,4 個重孫,除了5 個在外地不能趕回來的子孫,到場祝壽的有21 口。
父親也很在意家人,只要兒孫們?nèi)ヌ酵?,他就讓人統(tǒng)計家里有多少口人。告訴他全家老少五代,共26 口。他就裂開嘴哈哈地笑出聲來。沒過去多久,他又提出同樣的問題。
幾個月前的一個深夜里,父親起床鬧著要回老家去收莊稼,獨自一個人在客廳里著急亂轉,一個跟斗,摔成股骨頭粉碎性骨折,自此就一直躺在專為他購買的醫(yī)用升降床上。前段時間,母親似覺得父親長期臥床有些孤單,上廁所時把腰和肋骨部位摔傷,也便陪著父親躺在客廳的又一側。兩個老伴兒一側臉就能討論問題或看著對方說笑。父親之前鬧情緒時曾說過,“讓你媽睡到客廳來,我就不再吵你們。”
父親需要專人伺候,就住在客廳里。客廳不算大。安放下兩張床,還能放下一大一小兩張餐桌。兒子媳婦們坐上靠背椅,晚輩們自覺地拿塑料凳子坐。插一插、擠一擠,都能坐得下。大家都不在意吃啥和坐得舒服不,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親熱說笑,那就是享受和幸福。
給老人過生日,敬酒和說祝福的話是主線,兄弟們輪流到父親床前,說一番祝福語或感慨的話,與父親碰杯,接著下一位又胸有成竹、神采飛揚地上場?,F(xiàn)場像一場演說會,又似一場競技賽,你方說罷我登場,把寒冷的冬日夜晚攪得如同春天般溫暖。輪到五弟時,他已經(jīng)喝得滿面緋紅,端起酒杯到父親跟前唱起了祝酒歌。“媽媽呀,媽媽,慈祥的媽媽”,拉著爸爸的手,卻唱著媽媽的歌,音調(diào)又五音不全,大膽又高亢嘹亮的夸張的“美聲”唱法,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直喊肚子疼。
五弟的“笑果”很好。四弟不甘示弱,拿過小胡琴遞給我。要我給他伴奏,不管不顧的荒腔走板地唱起了川劇。曾有個川劇演員聽過四弟沒板沒眼的唱段后,鼓勵性地夸獎他嗓子好,他便有些得意,說他是家里唱川劇的“角兒”,盡管我們都沒有認可。他每在微醺以后,都要唱幾句。
我小時跟父親學過川劇音樂,雖只是皮毛,但近幾年跟幾位專業(yè)琴師學了個大概,勉強能拉琴伴奏,關起門自娛自樂也沒有人挑剔指責。
提起川劇,父親頓時來了精神,要人扶他起床,說要親自操琴,讓我們兄弟兩個唱。父親打算架起二郎腿,讓琴筒放得舒服一點,但他忘記有一只傷腿并不聽他的安排。大哥拿過來一個小板凳,父親把一只腿踩上去,小胡琴即刻就快樂地響出聲來。四弟唱了一段《逼宮》,唱著唱著就被酒精把戲文給弄模糊了,只好尷尬地停在那里。父親停下琴,用嘴念鑼鼓,而不至冷場。我給父親唱《五臺會兄》:“家住赤州火塘內(nèi),父子八人把宋歸。父幼年沙場兵對壘,身未離甲頭未離盔”……
這一唱,大家都把一桌酒菜丟在了一邊,圍著父親站了兩圈。父親全然沒有意識上的小糊涂,也不再爭究自己是八十六歲,九十六歲,還是一百歲、兩百歲。他能完整地拉出西皮的導板、一字、轉二流、散板,還把我近年學得的操琴技法上的小抖弓偷學去,準確地用到了該用的地方。
父親的爺爺就酷愛川劇,在舊時候有自己的“箱子”和一班演出人馬。父親的父親(我爺爺)可以說是解放初川劇界的名家。因為一次演出中激烈的運弓,拉斷了二胡的外弦,情急之下用僅剩的一根內(nèi)弦繼續(xù)演奏,完整地把一本戲伴奏完,令場面上的師傅們一片驚嘆,此后就得了“川北胡琴”的雅號。上世紀50年代,我爺爺與川劇名家王官福、陳全波、周企何等進京為中央領導演出川劇,我的爺爺就擔任著上手琴師,只可惜,爺爺故去得太早,父親也沒學到他藝術的精華。
父親雖然沒有得到爺爺?shù)挠H傳教習,但遺傳這個東西很神奇,父親居然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川劇打擊樂和軟場面的吹拉彈唱,并一直活躍在鄉(xiāng)間的草臺班子劇團,靠一技之長掙錢,把我們5個兄弟養(yǎng)得健健康康,茁茁壯壯。
這一刻,父親沒有半點糊涂的影子,用琴音答謝兒孫們的祝福,用清楚的音樂記憶告訴我們,他并沒有完全老去,他快意地活在他深深愛著的生活里。只不過,我們不必在意他后一刻忘了前一刻說過的話、做過的事。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