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綿陽四〇四醫(yī)院第14批對口支援隊伍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人民醫(yī)院,開展為期一年的對口支援。如今,對口支援工作已接近尾聲,援壤醫(yī)療隊員不僅和當地醫(yī)護人員建立良好合作關系,也和當地群眾結下深厚的友誼。
范群花,是此次6名援壤醫(yī)療隊員中唯一一名助產士,雖然在產科工作已經近20年,但她對產科工作的熱情、對產婦和新生寶寶的關愛,多年來絲毫未減。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加上豐富的臨床經驗,使她成為產婦和新生寶寶最親密的“戰(zhàn)友”,經過她接生的新生兒數以千例。
打破語言屏障 攜手“翻譯官”提供專業(yè)指導
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壤塘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的患者都是當地游牧民藏族女性,很少聽得懂漢語。第一次走進病房,范群花便感受到語言交流的障礙。在產科,產婦自身護理和新生兒的科學喂養(yǎng)離不開專業(yè)的指導,健康教育知識宣教尤為重要,但語言交流的障礙,卻阻斷了健康教育宣教工作的開展。
為了打破語言交流屏障,范群花四處詢問,了解到科室里有個叫吉他的護士懂藏漢雙語,通過和吉他的深入交流,吉他表示愿意當范群花工作中的“翻譯官”。
就這樣,范群花每天查房時,都有吉他的陪同,通過吉他的翻譯她了解到當地藏族產婦的產后營養(yǎng)、個人護理、新生兒喂養(yǎng)等現狀。為了改變她們固有的傳統(tǒng)觀念,范群花通過一次次溝通宣教和手把手指導,最終得到大家認可,她們紛紛向這位“綿陽媽媽”道以“卡卓、卡卓”的感謝。
不僅如此,吉他也表示,自從當了范群花的“翻譯官”,自身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都得到顯著提高。她激動地說:“很珍惜向范老師學習的每一次機會,收獲很大。”
無微不至關懷 高原產婦多了一位知心朋友
在一次日常護理查房中,范群花結識了一位二胎媽媽。因寶寶一直沒吃到母乳,二胎媽媽萬分焦慮,交談后范群花了解到,二胎媽媽生老大時寶寶就沒吃上母乳,本想著生二胎后會好一些,沒想到同樣的困難讓她陷入自責。
聽完哭訴后,同樣身為母親的范群花對二胎媽媽的處境深有感觸,在對她進行一番心理疏導后,二胎媽媽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多次交談后她們之間建立起信任的橋梁。
經過一系列??茩z查,憑借多年的產科經驗,范群花找到問題癥結。原來,導致寶寶吃不上母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媽媽的乳房條件不好,因乳頭凹陷導致喂奶時寶寶不易含接;另一方面是媽媽母乳喂養(yǎng)的方式缺乏科學性。
針對二胎媽媽的情況,范群花為她量身定制干預方案,經過專業(yè)指導后,寶寶很快便吃到母乳,母乳量也逐漸增多,媽媽欣喜萬分,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出院后,二胎媽媽發(fā)來微信表達感謝,范群花也像對待朋友一樣時常發(fā)微信關心她的近況,知道她狀態(tài)越來越好,發(fā)自內心替她高興。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壤塘縣人民醫(yī)院的產房里,范群花常常為孕產婦排憂解難,大家不僅把她當產科護理專家,更把她當成知心朋友??吹浇涍^她指導和護理過的產婦們一天天好起來,范群花臉上總是洋溢著欣慰的笑容,她常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你們的認可就是最好的禮物”。
推廣運用新技術 給高原孕產婦帶來福音
陰部神經阻滯麻醉是產科領域中運用廣泛的技術之一,能減輕會陰撕裂傷的機會,減少會陰側切縫合術、陰道助產術等給患者帶來的疼痛和產后會陰切口痛。此項技術早已在綿陽四〇四醫(yī)院產科常規(guī)開展,大大減輕了孕產婦分娩時的疼痛。
初到壤塘縣人民醫(yī)院產房,范群花便發(fā)現,這里的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并沒有采用任何一種麻醉方式緩解疼痛。有個疑問一直困擾著她。難道高原產婦不怕痛?當地醫(yī)護人員不知道這項技術?詢問當地產科醫(yī)護人員后得知,他們普遍存在“麻醉會加重會陰部水腫,增加感染等并發(fā)癥風險”的錯誤觀念。于是,范群花暗下決心,要讓這項技術給高原孕產婦帶來福音。
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范群花收集了很多關于陰部神經阻滯麻醉技術的相關資料,找到醫(yī)院產科主任溝通交流,獲得認可和支持。從相關理論培訓到現場操作演示,逐漸讓當地醫(yī)護人員摒棄了對陰部神經阻滯麻醉技術的偏見,經過不懈努力,已成功開展35例陰部神經阻滯麻醉技術,都取得良好效果。
其實,范群花的事跡只是綿陽四〇四醫(yī)院援壤醫(yī)療隊工作的一個縮影。每一位援壤隊員都肩負起“傳幫帶”重任,履行著“對口幫扶”使命,將先進醫(yī)療技術、管理經驗的種子播撒在壤塘凈土上,為當地培養(yǎng)一支有能力、有實力、有擔當的醫(yī)療人才隊伍。(萬嫻 黃小芹)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