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倫(游仙)
朝暉穿透薄霧灑向大地,初冬的一個早晨,我和友人從綿陽出發(fā),驅(qū)車直奔50多公里外的鹽泉鎮(zhèn)。在我生命中的前50多年,那里一直被稱作玉河,如今改稱鹽泉,實際上是恢復(fù)了700多年前的老地名,“鹽泉歸來”。
史書記載,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魏城縣分出一塊,設(shè)立鹽泉縣。境域范圍大致相當于如今的游仙區(qū)東部、三臺縣東北部、梓潼縣南部、鹽亭縣西北部一帶。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鹽泉縣與魏城縣一起被裁撤,歸入綿州。“鹽泉縣”存在的時間,歷經(jīng)唐、五代、宋、元,達663年。從那時起到公元2019年,當?shù)乇幻麨橛窈訄龌蛴窈余l(xiāng)(鎮(zhèn)),“鹽泉”消寂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2019年底,四川省政府同意撤銷原梓棉鎮(zhèn)、白蟬鎮(zhèn)、玉河鎮(zhèn),合并成新建制的一個鎮(zhèn),名為“鹽泉”。“名鎮(zhèn)”言順,鹽泉歸來。
鹽泉文化積淀厚重,經(jīng)濟曾經(jīng)富甲一方。
歷史上這里先后兩度為縣城。古縣城在今天鹽泉場鎮(zhèn)3公里左右的上方寺,縣城依山而建,規(guī)模約300畝。史書記載,魏城建縣時的治所最初也在鹽泉,后來才遷移至今天的魏城鎮(zhèn)。這么一個偏僻之地,作為古縣城,歷經(jīng)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長達724年,當之無愧是方圓百里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地方志記載和故老口口相傳,鹽泉古縣城毀于明末清初吳三桂起兵反清的戰(zhàn)火中。城池灰飛煙滅,但地下鹽鹵猶存。當?shù)馗刹啃「哒f,如今當?shù)匕傩沾蚓?,汲出的清水中鹽分仍重??脊虐l(fā)現(xiàn)大量的唐宋時期引流鹽鹵的陶制瓦筒、管道、盛鹽陶罐等物,衙門口、大堂灣、歇馬場、獅子壩、火燒坪、古井洞等古縣城地名,如今當?shù)剡€在使用。
鹽泉為縣,富甲一方,皆因有鹽。由鹽設(shè)縣,由鹽為城,因鹽而盛。鹽是人們生活必需品,歷朝歷代皆是由國家掌控的重要物資。鹽業(yè)是政府重要稅源,也能夠帶動一個地方經(jīng)濟乃至文化的繁榮。鹽泉的地理位置稍顯偏僻,可有了鹽這一稀缺資源,采鹵、制鹽、鹽運,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們,業(yè)主、工人、商販、挑夫,相當于現(xiàn)代的“制鹽全產(chǎn)業(yè)鏈”。
古鹽泉文化,地下有鹽鹵,制鹽,鹽運生成了特有的鹽井文化名噪一方,而狀元家族蘇(易簡)氏一門,醞釀出鹽泉的狀元文化更是璀璨奪目。
鹽鹵、蠶桑、稻麥等豐饒的物產(chǎn),更因秀美的山川,蘇門望族才愿意卜居古鹽泉縣。蘇氏一族,入蜀前就出了蘇威、蘇環(huán)、蘇颋三位進士。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大唐皇帝帶領(lǐng)百官逃跑,蘇易簡的高祖蘇傳素護駕入蜀,其妻臨產(chǎn)而居鹽泉。蘇傳素至舜字輩六代人中,又有蘇協(xié)、蘇易簡、蘇耆、蘇舜元、蘇舜欽等高中進士,而且23歲的蘇易簡高中狀元,成為宋代在四川的第一位狀元,“開西川大魁之先”。蘇易簡及其孫蘇舜欽、蘇舜元,因文學成就,被后人譽為“小三蘇”,有別于蘇洵、蘇軾和蘇轍的“三蘇”。
蘇門望族的為人做事及學問,為鹽泉文化作了深厚的積淀,延續(xù)的彰揚。
蘇易簡的母親薛太夫人,是一個胸有珠璣的才女,賢妻良母的典范。她經(jīng)常給兒時的蘇易簡講孔融讓梨、安安汲水、懸梁刺股等故事,“幼則束以禮讓,長則教以詩書”,教子有方,耕讀傳家,行善濟貧,和睦鄰里。宋太宗譽之為“真孟母也”。
蘇易簡更是宋太宗欣賞疼惜的人才。在翰林院時宋太宗召對御酒,太宗剛說“君臣千載遇”,蘇易簡“忠孝一生心”就出口。一次在朝廷上,太宗命蘇易簡以水試欹器,他借機直諫太宗:“臣聞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始如終,以固丕基,則天下幸甚”。蘇易簡欹器試水之諫,成為太宗治理國家的遵循。蘇易簡的著作《文房四譜》,是我國第一部較完整系統(tǒng)地記載和總結(jié)紙、筆、墨、硯的生產(chǎn)歷史和制作技術(shù)的著作,全文收錄于《四庫全書》,文化價值甚高。
鹽泉的水土人文滋養(yǎng)出狀元蘇易簡,蘇易簡一族又成就和彰顯了鹽泉文化。
走在鹽泉鎮(zhèn)上,太陽曬得暖洋洋的,人們滿面如春。
登上雨臺山臨高遠眺,今天的鹽泉場鎮(zhèn),如巨幅圖畫。河水如玉帶環(huán)繞場鎮(zhèn),粉墻黛瓦的別院與鱗次櫛比的樓房錯落有致,縱橫交錯的街道串聯(lián)起林立的門店市場商鋪,寬敞的公路圍著場鎮(zhèn)周邊酣暢地奔跑,其間點綴著蔥郁的樹木與繽紛的花草。今之鹽泉鎮(zhèn)人口眾多、產(chǎn)業(yè)發(fā)達、基礎(chǔ)設(shè)施完善,經(jīng)濟繁榮,都是古鹽泉縣無法比擬的。
鹽泉歸來,古鹽泉文化正在發(fā)揚光大。
進入鹽泉鎮(zhèn),踏過古樸的狀元橋,沿著寬敞的狀元大道,十分鐘就到了狀元文化廣場。“蘇易簡紀念館”展現(xiàn)在面前。紀念館內(nèi)人物塑像、古碑拓片、書籍、字畫、影視、圖片等,展示蘇氏一族特別是蘇易簡的成就。
狀元蘇易簡從鹽泉走出,是家庭、社會、本人乃至山川等綜合因素使然;反過來,蘇易簡對其家族、社會、他人包括今天的我們,尤其是鹽泉,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紀念館是蘇易簡及其家族的縮影,是狀元文化的闡釋與精煉。
狀元文化里,蘇易簡母親的為妻、為母、為鄰等做人的故事與品質(zhì),是狀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鎮(zhèn)上發(fā)揚光大并賦予新時代的內(nèi)涵。“每年都要開展評選’十大蘇母’的活動”,至今已評選出上百位“當代蘇母”。她們中有的是支持丈夫外出打工創(chuàng)業(yè),有的是長年服侍癱瘓的婆婆,有的是含辛茹苦供養(yǎng)子女上大學,有的是謙讓他人和睦鄰里,有的是自己富了不忘帶動鄉(xiāng)親致富……
站在田壩中,小高指著說,哪兒是鹽井,哪兒是燒坊,我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到鹽泉縣的時代,看到鹽鹵正在順著瓦筒管道,汩汩流淌。鹽工赤裸上身揮汗如雨,雪一樣晶瑩剔透的鹽粒裝袋壘堆,馱運隊伍把古鹽泉擠得車水馬龍,摩肩接踵。南來北往的人們在餐館酒店品吃有鹽有味的菜肴,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