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綿陽)
放學鈴聲請走了老師,同學們猶如開閘的河水涌出教室。平時可堪羅雀(有鳥兒尋覓遺落的米粒)的食堂門前人氣急漲,它名曰“食堂”,其實只有一米多高的立方體灶頭跟兩張用于擺放飯盒的長條桌。大家輪流進屋尋領,鋁質盒身有獨特的記號,或刻字或貼著彩色膠布,以便區(qū)分。講究些的,會安上把手,以防燙手。
白米飯偶爾混有紅苕塊、胡豆之類的輔食?;氐綄嬍?,舍友各自從箱子或口袋中拿出下飯菜——它們裝在玻璃瓶、瓷盆、瓷罐等器皿里,開蓋后香味撲鼻,取適量佐飯。若是剛返校,必定東張西望,瞧瞧伙伴們帶的是什么菜。
天氣允許的話,各種炒菜會不約而同地登場,成為宿舍的亮點、目光的焦點。其他時候,泡菜、榨菜、腌菜也能充當主角。最吃香的莫過于豬油,既美味又營養(yǎng),還能長期存放,是不少同窗的首選,好友擺得兒(蝌蚪俗名)名列其中。凝固的雪白豬油夾雜著韭菜葉與肉渣兒,為了細水長流,他母親多舀了幾勺鹽巴,我至今還深刻地記得那種腌制舌頭、攪動心府的咸味。我的豬油養(yǎng)眼、可口多了,爺爺加入的熟油辣椒令油色紅彤彤的,顏值頗高、大開胃口。保留菜品當屬炒花生末,先用石臼將花生舂成碎渣——此乃一項課外作業(yè),奶奶查驗通過后才能停手,爺爺以菜油翻炒,涼透后裝瓶,隨我去學堂。書本知識是精神食糧,而下飯菜是三餐的最佳伴侶——家長們總是把好吃的留著,等孩子回家共享或帶至學校,保證他們有健康的身體和充足的精力攀登書山、遠航學海。
爺爺60壽辰時,家中準備了豐盛的菜肴,蒸煮燉炒炸,花樣繁多。我大吃一頓,又裝了許多回校。這是“寒舍”難得的高光時刻,頓時驚呼如潮、目光如“炬”。
過完眼福要滿足口福,于是“以菜換菜”成了經常上演的節(jié)目。不追求等值或等量交換,更不強求一頓吃遍“百家菜”,還有下頓、明天呢,先預約、再排隊嘛。換換口味也好,多少有點“隔鍋香”的錯覺。
萬一計算失誤,尚未放假而菜已見底,有教師家屬在售賣油葷不多的炒菜或涼拌粉條,但五毛錢的起步價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咱們自有應對之策:花一毛錢買一張麻辣片,鋪于米飯上,拉一位同窗合資一角買兩勺醋湯,各分一勺、輪流支付,拌勻后勉強對付一餐。
棋局也可以下飯。擺開象棋、軍旗或跳棋,走一步棋,吞一口白飯,要不了幾局,一盒飯咽得干干凈凈。對弈者掛心局勢而不知飯味,連旁觀者都為之著迷,一局終了,恍覺自己是爛柯人。
吃完飯,抓兩把米放在蓋里,洗盒子、淘米、加水蓋好,整齊碼放于灶中。為撿懶,省略清洗環(huán)節(jié)的情況屢見不鮮。因夜間大米長時浸泡,早飯發(fā)酸亦不意外。
每當此時,我們就很羨慕走讀生。然而,他們每天要參加晨跑,勢必更早起床。如此一想,心底稍微平衡些。放假時,住校生仿佛出籠的飛鳥,一路上都是雀躍的身影、歡鬧的聲浪。偶遇一個塑料瓶,同伴將它當作足球,輪番出腳,歸途似乎縮短了。
我從五年級開始寄宿,起初周三、周末能返家兩趟。隨著課業(yè)加重,變成一周一次,高中是一月一回,大學則是一學期一程。再后來,跨度長達一年。我對家人、家鄉(xiāng)的牽掛,被時間、空間屢屢拉長,韌性與日俱增。在離別的間隙,爺爺辭世,高臥山丘,這份思念永遠地斷了一根弦。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