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論語讀記》選載之十
孔子論管仲
□ 王曉陽(綿陽)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①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②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③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④也,自經(jīng)⑤于溝瀆⑥而莫之知也。”
——《論語·憲問》
【注釋】
?、倏铮赫?,匡正。
?、谖ⅲ簾o,沒有。
?、郾话l(fā)左衽:被,同“披”。衽,衣襟。左衽,向左邊開衣襟。被發(fā)左衽是當時夷狄風俗,中原是束發(fā)右衽。
?、苷彛鹤袷匦庞茫@里指小節(jié)小信。
?、葑越?jīng):經(jīng),縊。自經(jīng),上吊自殺。
?、逓^:小溝渠。
【譯文】
子貢問:“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能為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還享受到他的恩賜。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也要被夷狄統(tǒng)治,披散著頭發(fā),穿左開襟的衣服了。怎么能像普通百姓那樣恪守小節(jié),自殺在小山溝而誰也不知道呀。”
【讀記】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評價管仲,對這些內(nèi)容,后世爭議很大。
公子糾被殺,他的臣子召忽自殺殉主,而同樣作為臣子的管仲卻沒有死,不僅如此,他還歸服了舊主的政敵齊桓公,擔任了宰相。這樣的行為在一般人看來就是不忠,也有悖于孔子提出的“事君以忠”的思想。子路、子貢持這種觀點,認為管仲不算“仁”人,孟子及后世的不少儒者也鄙視管仲,指責孔子偏袒功利。
但孔子就是孔子,自有其不同凡響之處。他不拘泥于死標準,能夠舍小取大,舍小節(jié)、論大功,這不是一般儒者所能及的。當時,公子糾勢窮運屈,已無挽救的可能,作為臣子隨他一死,只有徒表忠義而已。拿管仲與召忽比,是小節(jié),用管仲與天下比,與后世比,是大節(jié)大功,因為有了管仲,才使天下幾十年沒有戰(zhàn)爭,生靈免遭涂炭。“仁”很大,無所不包,有大于君臣之義者,孔子贊揚管仲,就是看到了仁之大者。
強調(diào)功利也沒有什么不對,“內(nèi)圣”固然重要,“外王”也不可忽視,“內(nèi)圣”“外王”本是一體的,如果只談心性,固然于人修養(yǎng)有用,但于世何益?可惜孔子重視事功的思想為后世特別是宋明理學(xué)所忽視,南宋雖有葉適、陳亮等人強調(diào)事功,但畢竟沒有成為主流。
孔子正是看到了管仲幫助齊桓公,不憑武力、依靠仁德的力量“九合諸侯”,匡正天下,客觀上減少了無數(shù)場戰(zhàn)爭,減少了成千上萬生命的無謂犧牲,讓國家富強,讓老百姓安寧。在孔子看來,這樣的人、這樣的行為就是“仁”,這是從大處著手說“仁”。
同時,孔子雖然重視君臣關(guān)系,但更重視夷夏之防,重視文明文化的價值。“被發(fā)左衽”意味著中國文化滅亡,淪落為少數(shù)落后民族的奴隸,這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管仲避免了這一點,所以,孔子更要稱贊他,許他為“仁”,認為不必像匹夫匹婦那樣,斤斤計較小節(jié)小信。
孔子在《論語·八佾》第22章中批評管仲“器小”“不知禮”,可見孔子評價人很客觀,缺點是缺點,優(yōu)點是優(yōu)點。于管仲而言,功勞遠遠大于缺點,所以,許之以“仁”。整部《論語》中,只有六個人被孔子稱為“仁者”,管仲是其中之一,其他五個是微子、比干、箕子、伯夷、叔齊。(選自《論語讀記》,王曉陽著,2021年6月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